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是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社会团体,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理事长是廖明同志。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是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社会团体,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理事长是廖明同志。
肉鸡具有增重快的遗传基础,其生长速度比蛋用型和兼用型鸡快得多。但由于生长发育进程的加快,肉鸡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生活环境等饲养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一旦饲养管理措施跟不上,就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影响生产效益的提升。现将肉鸡常见普通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 急性肠炎
本病是肠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侵害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发病的主要因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饲喂了腐败变质的饲料;饲喂不定时定量,以及缺乏沙砾等。肠炎多发生于2~3周龄,患鸡低头闭目,无神不食,羽毛逆立,双翼下垂,喜站在热源旁或挤堆在一起取暖,腿有时麻痹;拉稀严重,常排出白、棕、绿、黄各色或混合色稀粪,并沾满肛门周围,最后多因衰弱而死亡。
防治措施:改善饲养管理,严禁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饲喂定时定量,防止过饮暴食;发病时可对症施治:(1)氟哌酸,混饮浓度50×10⁻⁶;(2)复方二甲氧苄氨嘧啶,混饮浓度1 000×10⁻⁶;内服每只鸡10~20 mg,每日2次;(3)活性炭,每只鸡0.2~1g, 每日1次;或在混料中拌入2%的木炭末饲喂,也有较好的止泻效果。
2 痛风
痛风是鸡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在内脏或关节中均有尿酸盐沉淀。发病原因与日粮中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和运动不足等有密切关系。鸡群常见的是内脏痛风,症状:成年鸡初期羽毛蓬松,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肉冠苍白,贫血,精神沉郁,排白色半液状稀粪,粪中含有多量的尿酸盐,常常突然死亡;雏鸡无明显症状即死亡。剖解可见内脏器官的浆膜上覆盖着一层粉末状的尿酸盐沉着物,输尿管被白色尿酸盐所阻塞,肾脏肿大,色泽变淡,表面有白色小点。
防治措施:首先要保证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要符合鸡群整个饲养阶段的营养标准,动物性蛋白质不宜过量,饲料中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B12;同时,给予充足的运动和足够的光照。此外,平时要注意防止影响肾机能的各种因素,如磺胺类和碳酸氢钠等药物在使用时要防止过量,严禁饲喂霉变饲料等。
治疗:可应用肾脏解毒药或保泰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为减少尿酸在体内蓄积,以缓解疼痛,可内服阿陀方,每只鸡每次0.2~0.5 g,每天2次;严重时可配合应用维生素A、B12、胆碱治疗。
3 啄癖
啄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善,饲料配合不当,其他诸如鸡群过度拥挤、缺乏运动、外寄生虫侵袭、光照过强或皮肤外伤出血等都可以诱发啄癖。发生啄癖的鸡群,小鸡每天天气暖和时便到处寻找肛门潮湿、身体有伤痕或羽毛不完整的鸡啄食。
防治措施:立即将患雏隔离饲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1)饲料配合要适当,一些重要的氨基酸(如蛋氨酸和色氨酸等)、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烟酸等)和微量元素,不能缺少。在饲料中添加0.2%的蛋氨酸,能够减少啄癖的发生。(2)发生啄羽癖的肉鸡,可在日粮中加入生石膏粉,每只鸡每天补充0.5~3 g。(3)可在饲料中短期添加2%的食盐,连续3~4天。
4 胸囊肿
胸囊肿是肉用仔鸡生产中常见的问题,该病虽不引起死亡,但影响胴体的美观,降低商品价值和等级,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防治措施:必须从管理上着手,如选用适宜的饲养设备,加强垫料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并定时驱赶鸡群,减少其俯卧时间等。或少喂多餐,增加喂料次数,以促进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胸囊肿的发生。
5 软嗉病
软嗉病以嗉囊显著膨胀和柔软为特征,主要是采食硬而不易消化的饲料,如谷子、麦秸、谷草、碎纸和木屑等,停滞于嗉囊中机械刺激而引起;发霉变质和易腐败发酵的饲料,在嗉囊内腐败发酵的分解产物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软嗉病病初病鸡少食或不食,精神欠佳。触诊嗉囊,柔软而有弹性,并有痛感;常从鼻孔及口中排出恶臭或酸臭的气体和液体。病程严重时,病鸡头颈反复伸直,下咽困难,频频张嘴,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而死亡。
防治措施:排除嗉囊内容物。可将病鸡的后部抬高,头朝下,拨开鸡喙,同时轻轻挤压嗉囊,使其中的内容物排出;继之用注射器吸取0.5%高锰酸钾溶液或1.5%碳酸氢钠溶液,通过导尿管注入嗉囊,至嗉囊膨胀为止。然后再将鸡喙打开,轻压嗉囊,将消毒制酵液排出。当嗉囊的内容物和冲洗液排除完毕后,喂给少量抗生素,停食1天后,再饲喂少量易消化的饲料,如加喂酵母片,则效果更好。
6 脚趾脓肿
脚趾脓肿是由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脓汁聚于脚底组织内,形成完整腔壁的一种球形脓肿,本病常见于肉用仔鸡和肉种鸡。发病原因是脚部皮肤的机械性创伤,被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所引起。一般多为散发,但有时也能传播蔓延。
病鸡的脚底皮肤首先发炎肿胀,形成黄豆大到核桃大的疙瘩,运动困难,跛行,触诊温热、坚硬及疼痛。当炎症发展时,可以扩展到脚趾间的组织甚至沿着关节蔓延,使深部组织发生炎症。病鸡食欲减少,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注意鸡舍地面的平整,并铺垫草,栖架不宜太高,经常清扫鸡舍及运动场,不要将尖锐的金属异物或玻璃碎片带入。初期可用冷敷,促使炎症自行消散。如炎症继续发展,可涂碘酊并改用热敷,促使脓肿成熟。当脓肿波动明显时,应切开排脓,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涂敷土霉素软膏,以后隔天处理1次,同时内服磺胺类药物,通常1周即可痊愈。
7 食盐中毒
肉鸡的食盐中毒比较常见,雏鸡比成年鸡更易发生,主要原因是饲料中食盐含量过多所致。食盐对鸡最小致死量是4 g,饲料中含盐量在3%以上,饮水含盐量在0.5%以上,即可引起食盐中毒;当幼雏的饮水中含0.9%食盐时,在5天之内,死亡率可达到100%。
肉鸡食盐中毒的严重程度决定于食盐的取食量和时间的长短。发病后鸡群食欲不振或完全废绝,嗉囊扩张膨大,口鼻中流出黏性分泌物,有强烈的口渴症状,直到临死前还想喝水,常发生下痢;精神委顿,运动失调,两脚无力或完全瘫痪,行走困难;后期病鸡衰弱,打瞌睡,呼吸困难,有时肌肉抽搐,最后虚脱死亡。
防治措施:饲料中的含盐量以0.3%~0.5%为宜,最多不得超过1%;发生食盐中毒时,应立即停喂含盐饲料,供给充分洁净的饮水或糖水。
(本文摘自《养禽与禽病防治》2018年第4期,作者:杨果平,单位: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