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天地
学会简介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是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社会团体,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理事长是廖明同志。

 
蒋守群:黄羽肉鸡营养需要与无抗饲料配制技术研究进展

黄羽肉鸡产业背景与养殖现状

1.1 产业背景

我国肉鸡年出栏量居世界第一,黄羽肉鸡是我们国家特色肉鸡品种,在我们整个国家肉鸡的产业里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肉鸡主要分为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 2 大类型,其中黄羽肉鸡每年出栏量为 40 亿只左右,对整个肉鸡产业的影响很大。

整体来看,以往肉鸡饲料配方使用玉米豆粕,偶尔会有添加菜粕、麸皮和次粉,其他非常规原料用的比较少。近年来,畜禽配合饲料原料以玉米和大豆为主,饲料成本占生产成本 70%左右。我国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超过 80%,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导致大豆等进口短缺。另外,黄羽肉鸡的饲料利用效率(3.0:1)远低于白羽肉鸡(1.6:1),配方急需改善,要提升养殖的利润,压力与挑战并存。

随着 2020 年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禁抗令,黄羽肉鸡的养殖全面禁止添加促生长的药物,黄羽肉鸡业面临着 2 大卡脖子问题:饲料原料短缺、饲料利用效率低。

图片

1.2 多样的黄羽肉鸡养殖方式

目前,从南到北的黄羽肉鸡养殖基础设施中包括笼养、舍内平养、舍外平养(放养)和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的做的比较好。但是从华南地区的整体来看,利用林地和山坡的养殖方式占了较大的比重,山地放养和林下养殖值得重视。


黄羽肉鸡品种分类及其生产性能


我国黄羽肉鸡品种资源丰富,羽色和生产性能千差万别。我国地方品种及其培育品种(配套系)的有色羽肉鸡,包括黄羽、麻羽和黄麻羽、麻黄羽、红羽、褐羽、黑羽、丝羽、白羽等羽色。

根据国家审定的 107 个地方品种和 44 个配套系生产性能数据进行统计。黄羽肉鸡商品鸡生产性能可以分为快速、中速和慢速型,列出的表格(表 1)主要考虑出栏日龄,也将出栏体重和料重比进行了归类比对。根据 2000~2018年全国黄羽肉鸡研究报告 195 篇的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 3 种类型黄羽肉鸡商品鸡日龄(d)与体重(BW,g)的生长曲线方程(表2),根据表 2 绘制的生长曲线模型图(图 3),可以看出黄羽肉鸡快速型的鸡整体品种类型比较少,中速型和慢速型商品鸡品种数量上要比快速型多。

从左至右分别对应快速、中速和慢速型商品公母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制定黄羽肉鸡营养需要标准,依据195 篇论文报告数据建立的生长曲线方程,分类计算出了出栏日龄及其体重(表 3)。如快速型的出栏日龄标准为 63 d,中速型母鸡出栏日龄的标准为 91 日龄,而公鸡是 84 日龄,慢速型则是以 119 日龄作为出栏日龄的标准。对于不同商品鸡的类型,出栏体重的标准也不同。快速型的公鸡出栏体重标准达到 2.28 kg,慢速型母鸡出栏体重标准仅 1.41 kg,差别较大。

图片

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NYT/3645-2020) 也是根据以上数据来进行规范制定


黄羽肉鸡生长发育与养分沉积规律

通过早期的对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日增重比较,可以看到白羽肉鸡的生长日增重明显大于黄羽肉鸡,通过数据对比,可见杏花鸡的日增重在 10g 及以下,岭南黄鸡则处于 30~40 g 的日增重,白羽肉鸡的日增重高峰期近 70 g。所以不同类型的鸡增重不一样,也决定了不同品种类型鸡的营养需求和供给是有差异的。

图片

3.1 中速型黄羽肉鸡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苟钟勇等人在近期的研究中探索了中速型黄羽肉鸡体增重与胴体变化。试验选用 1 日龄中速型麻黄母鸡 420 只,按性别均分为 2 个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35 只。发现公鸡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腿肌率整体均高于母鸡,母鸡胸肌率和生长后期的腹脂重高于公鸡。

3.2 慢速型黄羽肉鸡生长发育和体成分沉积规律

为研究慢速型黄羽肉鸡生长发育的规律,李龙等进行了清远麻鸡生长模型的建立,采用Gompertz 模型(a)、Logstic 模型(b)、Richards 模型(c) 分析,不同模型拟合优度对比分析得到Gompertz 模型对清远麻鸡生长规律拟合度最高。从表 4 可知 Gompertz 模型具有最高的决定系数、最低的均方误差、赤池信息准则和残差平方和,因此 Gompertz 函数为清远麻鸡的最佳生长模型。在对清远麻鸡的体蛋白沉积和体脂肪沉积研究中,随着日龄增加,体成分的沉积都是增加的,但从沉积率看,2 种成分都拥有着一个增长的高峰期,公母鸡之间也有着区别,像公鸡的脂肪沉积率在 46 日龄达到高峰,而母鸡要到 71 日龄,且后期保持着较好的体脂肪沉积速率。

图片

3.3 慢速型黄羽肉鸡机体氨基酸沉积规律研究

张赛等在对慢速型黄羽肉鸡机体氨基酸沉积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行了 10 种氨基酸的分析,发现同鸡体蛋白成分呈现着相同的规律,相同日龄公鸡机体氨基酸沉积量和日沉积速率高于母鸡,且不同氨基酸之间的沉积率可能也会出现在一些日龄同时达到最高峰。研究发现,肉鸡机体氨基酸比例与机体氨基酸每日沉积速率模式基本一致,不同氨基酸的最大沉积率差异较大,从而为饲料氨基酸成分的精准供给提供参考。总体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值随日龄一般呈现递增规律,有趣的是,公鸡半胱氨酸和赖氨酸的比值随日龄呈先增后减规律。

3.4 慢速型黄羽肉鸡钙磷沉积规律和动态需要量模型

张赛等研究了慢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期钙、磷沉积量变化规律和钙、磷沉积速率差异,利用Gompertz 模型的固定特性快速预测拐点日龄的钙磷沉积量,得出钙磷最大沉积量到达日龄为+∞,钙磷沉积速率达到最高峰约为 54 日龄。且公母鸡之间存在差异,对比不同性别黄羽肉鸡钙磷沉积量变化规律,钙磷沉积潜力公鸡大于母鸡。张赛等建立了慢速型黄羽肉鸡钙、磷每日动态需要量和预测模型,利用幂函数异速生长曲线,能较好地通过活体重预测钙磷沉积量。通过曲线拟合预测钙磷需要量,比较实际屠宰,和研究的结果接近。研究表明,慢速型黄羽肉鸡钙磷沉积速率快于体重增长速率,中后期钙磷沉积效率下降,钙磷维持需要量上升。


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4.1 黄羽肉鸡能量需要量

能量营养是黄羽肉鸡营养需要和精准供给的第一要素,直接影响鸡的采食量、生长发育、饲料效率、胴体品质,肉品质和抗病力。对比不同品种黄羽肉鸡饲粮代谢能适宜水平,最低10.60 MJ/kg,最高 13.65 MJ/kg,适宜水平集中在12.13~13.40 MJ/kg,也最接近黄羽肉鸡的代谢能需要量,近几年将会对黄羽肉鸡净能的需要量进行下一步研究。

图片

对于黄羽肉鸡能量需要量析因模型的研究,近期做了清远麻鸡能量需要不同模型的预测,包括经验模型和 2 种析因模型,一种析因分析法把能量分成了维持能量需要和增重需要两部分,另一种是以维持能量需要和蛋白形式和脂肪形式沉积能量组成的能量需要两部分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拟合,后者模型最准确,估测值和实际差异更小,所以推荐以维持能量需要和蛋白加脂肪形式沉积能量组成的能量需要的析因模型,进行黄羽肉鸡能量需要量的预测。

李龙等把上述模型进行一个清远麻鸡动物实验的实测值验证,发现公鸡 120 d 体重实测值 1 882 g,预测值 1 858 g;母鸡 120 d 体重实测值 1 526 g,预测值 1 503 g。可见模型预测精准度较高。

4.2 饲粮能量水平对慢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针对慢速型黄羽肉鸡后期的脂肪沉积的问题进行了鸡生长性能的预测,实验选用 90 d 胡须鸡母鸡 600 只,根据体重分为 6 个处理,每处理 10 个重复,单笼饲养。发现随饲粮能量水平提高,末体重和 ADG 显著线性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改善效果明显。以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评定,由双折线模型分析得到,饲粮净能推荐量分别为 2326、2328 和2321 kcal/kg。

4.3 饲粮能量水平对黄羽肉鸡肉品质和风味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同时研究也发现饲料高能量水平改善了黄羽肉鸡肉品质(肉色、肌内脂肪和肌纤维)、风味评分与风味物质沉积;且高能日粮可诱发肝脂过量沉积和脂肪肝,其机制可能与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表达失调有关。高能组和低能组肝脏中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因子 - 细胞因子受体互作和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延长和PPAR 信号通路等脂类代谢途径,这些通路在调控鸡脂类沉积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4.4 限喂方式对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

针对脂肪肝的问题和脂肪过多沉积的问题,叶金玲等选用 560 只 110 日龄胡须鸡母鸡,根据体重分为 7 个处理,在对照基础上进行不同比例的限喂和不同能量水平上的限制。整体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日粮限饲和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胡须鸡生长性能;但从腹脂率和肝脏指数来看,限饲会改善腹脂沉积和肝脏指数,使两者产生 20%的显著降低。

从肉品质的角度看,限饲 20%对肉色和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有一定的改善,降低了胸肌剪切力和亮度 L* 值,并提高红度 a* 值,增加了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日粮能量水平降低30%显著降低了胸肌剪切力,降低了黄度 b*值,并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改善了鸡肉的嫩度。

从分子机制上的研究发现日粮限饲 20%显著提高了宰后胸肌中风味物质沉积关键基因ADSL、AMDP1 表达,降低了肝脏脂质代谢关键基因 FAS、ACC、PPAR-α 和 SREBP-1C 表达水平。整体对比来看,限饲 20%与日粮能量水平降低 30%的影响基本一致。

4.5 黄羽肉鸡蛋氨酸需要量研究

林泽铃等设计实验,在蛋氨酸方面,对黄羽肉鸡饲粮 L- 蛋氨酸与 DL- 蛋氨酸需要量和相对生物学效价进行研究,发现从雏鸡至 30 日龄鸡,蛋氨酸添加水平显著影响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对比 2 种蛋氨酸,L- 蛋氨酸提高日增重作用优于 DL- 蛋氨酸。对比 61~80 日龄鸡的生长性能,蛋氨酸添加水平和构型对 80 日龄体重、ADFI、ADG 和FCR 均无显著影响,但整体会显著影响屠宰率和腹脂率(P<0.05)。除此之外,发现 2 种构型的蛋氨酸还会影响黄羽肉鸡羽毛的发育,在0.20%L-Met 条件下对羽毛的发育最好。L-Met相对于 DL-Met 的生物学效价,雏鸡和中鸡 L型都要优于 DL 型,61~80 日龄则无差异。最后通过线性模型提出蛋氨酸的需要量参数。

4.6 黄羽肉鸡异亮氨酸需要量研究

范秋丽等进行异亮氨酸水平对不同日龄肉鸡的影响研究。对 1~30 日龄肉鸡,饲粮异亮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血浆白蛋白和尿酸含量;对 31~60 日龄肉鸡,异亮氨酸水平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脂率,提高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对 61~80 日龄肉鸡,饲粮异亮氨酸水平显著降低料重比,但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饲粮异亮氨酸水平显著影响中速型黄羽肉鸡各阶段生长性能、30 日龄血浆生化指标以及 60 日龄胴体性状;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推荐,以料重比为评定指标,中速型黄羽肉鸡1~30 日龄、31~60 日龄和 61~80 日龄饲粮异亮 氨 酸 适 宜 水 平 分 别 为 0.88% 、0.76% 和0.70%,每日需要量分别为 0.339、0.735 和 0.742g/d。

4.7 黄羽肉鸡精氨酸需要量研究

谭淑君等进行试验,发现精氨酸添加水平显著影响 1~30 日龄、31~60 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其中 0.20%添加水平日增重最高且料重比最低。并根据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预测 1~30 日龄最适宜添加量为 0.21%,推荐每日需要量为 0.38 g。31~60 日龄最适需要量为 0.20%,每日需要量为 0.948 g,61~80 日 龄分别 为0.16%和 1.222 g。

无抗饲料配制技术研究

5.1 黄羽肉鸡替抗营养调控措施

目前黄羽肉鸡的饲养环境模式要比白羽肉鸡简陋许多,鸡的饲料,水源条件较差,受到病原感染的机会增加,禁抗令之后如何改善黄羽肉鸡的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健康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黄羽肉鸡替抗营养调控措施研究较为广泛,下面进行主要的一些研究介绍。

酸化剂在鸡的饲料应用较普遍,如 1000mg/kg 丁酸钠、丁酸甘油酯能提高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改善肠道上皮细胞形态结构。

益生元主要为多糖类的添加剂,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 MOS 可改善中速型黄羽肉鸡饲料转化率和肠道菌群结构,抑制有害菌生长。

植物精油的种类较多,是植物通过香味提取技术而获得的烃混合物(倍半萜烯类和萜烯类),含氧化合物(酯、醇、酮和醛)及一些挥发性残留物。以牛至、肉桂、迷迭香和百里香较为普遍,缺点在于它的挥发性比较强,到达动物体内能存留多久需要考虑。植物精油促进肠道黏液的分泌,以丁香酚效果最好,丁香酚能促进肠道黏液的分泌,提高有益菌的数量,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阮栋等进行研究,发现牛至油改善了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日采食量有提高趋势,且牛至油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王一冰等对原儿茶酸(PCA)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 PCA 提高了肉鸡末体重,降低了料重比,显著改善了生长性能。且 PCA 可有效改善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与结构,改善肠道健康;增加了空肠中抗炎因子分泌,降低促炎因子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大豆异黄酮主要在提升鸡群的抗应激和抗氧化功能方面发挥作用,对文昌鸡和北京油鸡的生产性能都有着提升,降低了北京油鸡的死亡率。而且对比抗生素组之间的差异不大,可以成为替抗的良好措施。

5.2 低、无抗养殖技术

低抗和无抗的养殖技术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如何做到安全健康的养殖,还要考虑几个方面,比如提供洁净的饲料原料;精准的饲料配方体系;使用功能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建立完善的免疫防控体系控制病毒、细菌等病原感染;合理运用功能植物提取物进行保健。主要通过肠道健康、抗炎抗应激的途径,来保障肉鸡的健康安全生产。

展望

对于肉鸡营养与饲料未来的研发方向,在黄羽肉鸡的营养进行精准和个性化研究;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建立是基本的工作,这两方面工作要持续去完成;在养殖和饲料生产加工方面,未来应进行精准饲喂技术模块研发和洁净饲料生产系统建立;为应对肉鸡养殖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用人力还是机械程序,涉及到AI 技术和设备系统研发,肉鸡精准营养供给与AI 结合技术都是未来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