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是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社会团体,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理事长是廖明同志。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是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社会团体,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理事长是廖明同志。
我国正处于由畜牧大国向畜牧强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形成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实现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第34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新禽业论坛》上,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常国斌教授应邀作《肉鸡健康养殖数智化技术创新与初步实践》主题报告。
常国斌指出,我国肉鸡产业历经“粗放养殖(1980-2000年)--技术竞争(2000-2015年)--智慧养殖(2015年至今)”三阶段演变。当前面临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传统养殖模式下人才断层,一线养殖主力仍为50-60后群体,规模化鸡场场长年薪50万难觅,年轻劳动力短缺倒逼“设备养鸡”模式转型。二是鸡肉消费不足,市场低迷叠加公众对“抗生素超标”、“速生鸡”等误解,需构建透明化生产体系提振消费信心。常国斌表示,面对肉鸡产业面临的多方挑战,亟需通过数智化的改造,保障肉鸡产业的蓬勃发展。
常国斌
针对产业痛点,常国斌提出“个体辨识—表型测定—生理指标感知—行为状态判别”的技术路径,即肉鸡数智化养殖实现路径。面对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常国斌指出,要推动行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通信、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充分融合,在肉鸡健康养殖软件、硬件技术上做出新的突破。以物联网技术为例,常国斌介绍了从感知层、承载层、平台层到应用层、门户层的技术实现形式,呈现了一个未来园区示范园。在软件技术创新方面,常国斌介绍了基于“声音分析”和“粪便监测”的疾病预警系统、基于“数据获取”、“知识处理”、“智能诊断”、“人机对话”的疫病智能诊断系统,以及棚内独立机械控制系统、SCADA数据采集监控平台、通风仿真等肉鸡健康养殖软件技术创新成果。在硬件技术创新方面,常国斌介绍了基于“个体生长建模”“智能饲喂机”的精准饲养管理、死鸡巡检抓取小车、死鸡与蛋体检测巡检机器狗、笼养死鸡巡检小车等肉鸡健康养殖硬件技术创新。
基于肉鸡活体表型测定、鸡舍精细化养殖等行业需求,常国斌介绍了该团队利用B超仪测定肉鸡活体表型、建立肉鸡胴体体重预测模型、搭建便携式X光机DR成像检测系统等团队研究成果,助力我国从畜牧大国迈向畜牧强国。
此次报告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标志着肉鸡产业正加速迈入智慧养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