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是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社会团体,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理事长是廖明同志。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是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社会团体,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任理事长是廖明同志。
新禽业论坛现场
曹伟胜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理事长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主持论坛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畜牧业大国向畜牧强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智慧畜牧是促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畜牧业的“新质生产力”,而“新”之所在,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扬州大学教授常国斌表示,目前我国肉鸡规模化养殖趋势已形成,后期需从设施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及养殖工业化方面做进一步突破,利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赋能家禽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常国斌
分享《肉鸡健康养殖数智化技术创新与初步实践》
疾病防控与净化一直是行业高度关注话题,2021年国家提出动物疾病净化目标——5年时间,80%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站、基地)需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中国动物疾病防控中心正高级兽医师顾小雪分析了近年来家禽疾病净化现状,并对“两白一支”即禽白血病、鸡白痢和支原体病做了详细分析。总体来看疾病净化工作进展顺利,疫病的防控与净化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顾小雪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高级兽医师
分享《我国种鸡垂直传播性疫病净化政策和净化现状》
鸭疫里默氏杆菌主要靶向动物为鸭,其次为鹅。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山东益生股份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郭龙宗发现,近几年鸡源性鸭疫里默氏杆菌相关报道频发。2024年开始鸭疫在白羽肉鸡商品鸡的发病鸡中集中出现,并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2019年至今,临床共分离鉴定35株鸡源性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中1型68.8%,10型14.3%,5型5.7%,7型2.9%,与鸭源鸭疫流行血清型有很大差异。对于鸭疫的防控,郭龙宗指出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把控。一是从种源层面,虽然严格意义上该疾病不属于垂直传播疾病,但其可以通过种蛋污染孵化,再污染雏鸡,所以种源的控制及其关键。另一方面,对于种鸡和商品鸡,减少免疫抑制病或免疫抑制因素,如法氏囊病、传支、病毒性关节炎及传染性贫血等,对该病的防控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郭龙宗
分享《白羽肉鸡感染鸭疫的防控及启示》
传染性支气管炎一直是家禽行业重点关注的流行性疾病,默沙东动物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家禽事业部副总监曹文彬表示,从2023-2024年度流行毒株致病特点来看,呼吸道、生殖道与肾脏为传支的主要靶向器官。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的关键点在于活苗+灭活苗更有利于产生和维持对传支的免疫力,同时系统的免疫方案更有利于产生循环抗体,对于输卵管与肾脏的保护至关重要。除了科学免疫外,目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传染性支气管炎问题——如何在田间管理?传支的多种毒株流行性对于田间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曹文斌
分享《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策略选择与实践回顾》
论坛现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畜禽生产与消费国,中国猪、禽的饲养量和存栏量均居世界首位,肉类和禽蛋产量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然而,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动物疫病成为畜禽养殖业的首要威胁。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不仅增加生产成本,更造成产量锐减,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公共卫生风险。孙坚教授指出:抗生素在养殖业中扮演着“多面手”角色,包括预防疾病暴发、治疗感染病例、甚至促进畜禽生长。
当抗生素这把“利剑”遭遇耐药性之“盾”,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博弈正在迎来新的转折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中国养殖业抗菌药治理之路,不仅关乎千万养殖户的生计,更承载着14亿人的食品安全与公共健康希望。
孙 坚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分享《剑与盾之歌:抗生素对抗家禽病原微生物的精彩瞬间》
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叶贺佳对当前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及毒株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2020-2025年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席卷全球,其中H5N1亚型成为主要流行血清型。现有疫苗毒株(rGD59/H5-Re13株)与流行性毒株存在较大的抗原差异,HI抗体效价差异在8-64倍,必须对疫苗毒株进行更新及储备。2025年至今H7N9亚型分离毒株主要来源于蛋鸡(占比87%),Group y.2.3毒株的数量远高于Group y.2.4毒株(82%vs18%)。然而商品疫苗对于Group y.2.3的攻毒保护率仅达40%-80%。
叶贺佳
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兽医师
分享《当前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分析及疫苗毒株更新》
球虫病是养鸡业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不仅会导致鸡群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谢德华表示,2016全球因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976.5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只鸡1.49元人民币。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和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日益严格,球虫疫苗将成为未来养鸡业防控球虫病的主要手段。球虫疫苗免疫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为养鸡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谢德华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分享《鸡球虫免疫新突破及其应用》
贾伟新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副理事长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不仅为家禽产业同仁们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行业健康、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相信中国家禽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